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小说之家手机版网址 m.eexs.cc

三宋朝簿籍制度略谈

本章是第二卷结尾时,徐泽向郑成讨要田赋簿籍的补充说明,放在原文太累赘,改到了作品相关。

赋税制度是朝代存续的根本,只要赋税制度没有崩坏,拥有广袤国土的战略纵深和众多子民拥护的王朝,哪怕在前线一再失败,也可以凭借雄厚的国力,迅速拉起一支生力军再顶上去。

穿越到古代中国,不深入了解当时的赋税制度和运行情况,连底层的百姓生存状态、国家的战争潜力等问题都没搞清楚,就妄想凭借一堆所谓的金手指横推天下,只能说是异想天开,把争霸当成了过家家。

即便最混乱的王朝,税收也是有制度的,只不过执行得好坏而已,而这个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民赋簿籍。

华夏历朝征收赋税的重要依据是民赋簿籍,宋人更认为“盖簿书乃财赋之根柢,财赋之出于簿书,犹禾稼之出于田亩也”

大宋民赋簿籍区分坊郭户和乡村户。

二者之下又都划分主户与客户,坊郭主、客户的区分往往依据有无房屋等生活资料。

而乡村主、客户的区分则往往依据有无土地等生产资料;坊郭主户分为十等户(也有坊郭主、客户混通分成十等户的情况)。

乡村主户则分为五个等级。

一般说来,一、二等户是地主,三等户既有地主,也有较富裕的农民,四、五等户大都是贫苦的农民。

故一、二、三等户又称乡村上户,四、五等户又称乡村下户。

徐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待在农村发展,暂时就只介绍乡村户籍制度。

记录民赋簿籍的版簿,正式名称叫“五等丁产簿”

,通常由乡书手造好草簿后,送县衙汇总编造和保管,此版簿既记录乡村主户的人丁情况,又登载各户的财产数量。

每隔三年,逢着闰年,就须重新编造一次。

并且必须将历年的版簿进行核对,并将归逃簿、典卖析居割移税簿等逐一勘同,并妥善装订保管。

而所谓的一至五等户,实际上与各户的人丁多少完全无关,只依据各户的财产多少。

官府确定户等的方法也不是简单,通常依据地域、田地肥瘦、当地官府行政能力等灵活使用多种办法。

第一种,以家业钱(又名家业贯陌、家力、物力、产业、家产、家直、赀产等)判别户等,需把各户的田亩和浮财折算成钱,然后再依照规定的五等家业钱额,划分户等。

问题来了,首先是标准不同,如同一县中,甲乡靠近县城,交通便利,产业丰富,有家业钱三千贯以上才算一等户,而乙乡穷乡僻壤,有五百贯以上就算一等户。

再就是算法也不同,家业钱既要估算“田亩物力”

,又要估算“浮财物力”

田亩物力一般依土地的肥瘠定价值的等差,而好田和坏田的家业钱额可以相差好多倍,但即便同一块田,今年的上田,来年遭了水浸,又可能变为下田。

而浮财物力的折算比田亩物力更加复杂,也更易流于苛细。

什么物件应当估算或不应当估算,朝廷并没有,也不可能有很具体、很详尽的规定,只是听凭里甲、乡书手和县吏通同作弊,结果自然是“升降增减,初无定数”

神宗朝张方平曾抨击免役法说“臣闻诸路,其间刻薄吏点阅民田、庐舍、牛具、畜产、桑枣杂木,以定户等,乃至寒瘁小家农器、舂、磨、釜、犬、豕,凡什物估千输十,估万输百,食土之毛者,莫得免焉”

,连小农具、小家具和小牲畜等都须折算家业钱,每家业钱一贯纳十文役钱。

相邻小说
白日缠欢  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  染婚  我的9999小金库+番外  满朝文武都想到我的工地打工  当极乐教主在天台吐槽好友后+番外  校花迷恋  我的身体能加词条  开局就被赶出皇宫  从结婚开始热恋  他是不是喜欢你啊?[女A男O]  七零纸扎人+番外  在死对头家当猫报恩+番外  末世老祖宗重生后飒爆了!  和人外协议结婚后  先花一个亿+番外  窃取神位  银河下热吻+番外  离婚后,高冷女总裁后悔了  吻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