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小说之家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8章

当然,市场风险也大大增加,尤其是中国国内的供应商们,必须冒着可能掉脑袋的危险。

这迫使这条已经进入地下状态的产业链进行与时俱进的自我调整。

最为显著的,就是商人们拿起了枪杆子,结成武装商团。

海禁政策引发的走私牛市行情,也加剧了传统的海盗活动,一些海盗集团,也凭借其军事上的优势,开始大力进入这一地下外贸网络,向&ldo;武装海商&rdo;方向发展。

海禁政策的直接结果,就是催生了大量的海上武装集团,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被明帝国称为海盗或海贼。

波涛之上,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社会,枪杆子里面不光出政权,也出财富。

图6

明代二百多年,海患不断、海盗不止(包括实际上以华人为主的所谓&ldo;倭寇&rdo;),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海禁政策一手刺激而成的。

&ldo;海盗&rdo;这个词,在中文的语境中,是个贬义词,而对应的英文单词&ldo;pirate&rdo;,却在西方并不一定代表着贬义。

吊诡的是,明清两代中国&ldo;海盗&rdo;,所常用的旗帜,都是绘着神灵的色彩艳丽的旗帜,并非西方那种骷髅头加利刃、代表死亡的黑色旗帜。

中国的所谓&ldo;海盗&rdo;们,写在旗帜上的都是谦卑的祈求,平安、温饱,都是些草根阶级最为渺小而琐碎的&ldo;梦想&rdo;,如此而已。

尽管只是混口饭吃,但流落异国他乡,谋生本就艰难,加上背靠着一个敌对的祖国,东南亚的华人早在朱元璋时代就发展出了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

《明史》记载,在1373年(洪武六年),占城(今越南中部)国王就攻击了&ldo;自称元帅&rdo;的中国&ldo;海寇&rdo;张汝厚、林福,&ldo;贼魁溺死,获其舟二十艘,苏木七万斤&rdo;,可见其实力相当庞大。

这种在本土之外发展出来的武装力量,本来是可以作为一个民族对外拓展生存空间的先锋乃至主力。

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及英国都是如此,但是,中国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一条路。

明成祖朱棣在血雨腥风中夺得皇位之后,实际上继承了其父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只是手法上翻新,不是单纯的&ldo;关门&rdo;,而是开门出击,打击海外的侨胞势力,对一切可能危及帝国及其本人地位的力量,&ldo;虽远必诛&rdo;。

这种从国际大视角进行&ldo;维稳&rdo;的思路,的确表明了朱棣的&ldo;英明天纵&rdo;,但对于整个民族而言,却未必是好事。

一盘棋局

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的合谋,郑和与施进卿联手做了一个&ldo;局&rdo;,为施进卿实现对旧港的完全控制扫平了最大的障碍。

与陈祖义同时在三佛齐称雄的梁道明,就成为明成祖朱棣&ldo;国际化维稳&rdo;的试点之一,幸运地避免被当做&ldo;海盗&rdo;除去的命运。

朱棣登基之初,指挥孙铉出使南洋,遇到了梁道明的儿子及仆人,就将他们挟持回国。

三年后,郑和正在准备下西洋,朱棣就派人带着那两名仆人,前往三佛齐,要求梁道明接受招抚。

明朝派去的使节,是梁道明的广东同乡、&ldo;行人&rdo;谭胜受,及其属下千户杨信。

图8

&ldo;行人&rdo;是明代的官职,正八品,归中央的&ldo;行人司&rdo;主管,行人的对外职责主要是册封藩属国的国王,奉旨诏谕、吊祭、赏赐,护送藩属国的使节回国等,对内则是在各地颁行诏敕、征聘贤才、奉旨吊祭、奖励官员、护送大臣等,或者在边疆奉旨招抚、册封土官、参与军务、伴送使者、奖励边疆功臣等。

&ldo;行人&rdo;级别虽然不高,但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朝廷多选拔德能兼备的干部出任,与&ldo;中书&rdo;并称&ldo;中行&rdo;,是升官的捷径之一。

&ldo;行人&rdo;谭胜受的工作能力显然很强。

在明帝国一手硬(以其子为人质)、一手软(派使节招抚)的工作下,梁道明顺利地接受了招抚,在其大臣陪同下,入朝参拜。

根据《明史》记载,梁道明进京&ldo;贡方物&rdo;后,&ldo;受赐而还&rdo;;但根据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梁道明到京朝贡后,滞留京城,并未回三佛齐,其权力暂时交给了副手施进卿,这就为不久后施进卿利用郑和的力量消灭陈祖义打下了伏笔。

此时的三佛齐,原国王已被爪哇诱杀,填补权力真空的,除了梁道明之外,还有陈祖义。

梁、陈二人,各有拥立者。

在郑和下西洋的前一年,梁、陈二人分别派遣自己的儿子梁观政、陈士良前来朝贡。

根据《明史》的这一记载,似乎梁道明此时已经回到三佛齐,至于一年后的旧港之战中,为何他并未出现,而是副手施进卿唱了主角,史书上没有详细交代,其或许再度来华、或许已经亡故,也或许正如同张燮的《东西洋考》所说,他压根就没回三佛齐,而是一直待在南京。

在小小的三佛齐&ldo;山头&rdo;,出现了梁、陈两只&ldo;老虎&rdo;,这显然有些拥挤。

从常理来说,一个分裂的藩属更有利于中央进行分而治之。

根据更为靠谱的郑和助手马欢的记载,陈祖义此人&ldo;甚是豪横&rdo;,我们可以推测,这种&ldo;豪横&rdo;不仅是体现在对过往船只的劫掠(那也是强者&ldo;征税&rdo;而已),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对明帝国的态度上,令不行、禁不止,不听话。

从有限的史料上看,明帝国册封了梁道明,却似乎并没有册封陈祖义‐‐虽然他也遣子入贡。

在梁、陈之间,明帝国选择了梁,如此,剿灭陈祖义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邻小说
我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站姐  帝君他眼瘸  [综漫]悠仁,我开小号养你啊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方先生的小宠妻  空气控制者  白月光的攻略手册  [综漫]总有人脑补我的马甲们针锋相对  99次心动,情迷首席纪先生  无法逃离的纠缠爱恋  穿到剧情开始之前  嘉庆皇帝  你看见我老公了吗  末世炮灰女配发芽了  曾经的你  割舍  情敌全都不对劲  纵横江海  老夫老欺  李敖谈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