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小说之家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36章 魏府男儿随孤杀贼求收藏求推荐

大名府内城的西安门外大街上,这个时候已经是人山人海,聚集了怕不下三四万人,从高处俯瞰,那就是黑压压的一片啊!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逃难来的穷苦百姓,衣衫破旧,扶老携幼,看着就挺凄苦。

但是也有一些穿着长衣,带着各种士子巾或乌纱帽的士大夫站立在靠近西安门的地方,一个个昂首挺胸,看着就特有精神。

而站在西安门外这一片的,则是清一色的“绿袍子”

足足二三百,其中还有不少白发老翁,或是拄着拐杖,或是让子孙搀扶着站在最前面。

这些白发绿衣小文官是宋朝官场的一大特色,称为“特奏名”

进士出身。

所谓“特奏名”

,就是那些考了许多年会试,每次都名落孙山,又少年才子考成了个老爷爷的家伙,官家看他们可怜,就特赐一个进士安慰一下。

当然了,特奏名进士和正经的进士在仕途上没得比,特奏名进士一般就给个九品芝麻官应付一下,当个几年就退休,也算当过官了。

这号人在开封府的朝堂之上是见不着的,一般都在地方上当个小小的学官。

但是在河北这里,“特奏名”

进士基本上就是士绅阶级的代表了。

因为宋朝的河北、河东、陕西这些地方的读书人考试水平比较差,每次科举都是倒数的存在。

而且这些地方距离开封府也不远,足以让那些过了发解试的大地主一次次的进京赶考。

一般五次六次落榜之后,就能求个特奏名,然后回去把持乡里,当个士大夫了!

由于宋朝没有举人和秀才这两个固定的功名。

在宋朝通过发解试就算举子,有资格去考一次会试。

一般情况下不能“免解”

,所以过一次发解试只能考一场会试,考完之后也就没有举子身份了。

所以在宋朝,举子是没有什么免税免役的特权的,更不用所谓的秀才了......那不过是民间对读书人的尊称,并不是官方认可的功名。

所以宋朝对读书人的种种优待,也是从读书人出仕任官开始的,其实就是对文官的优待。

而特奏名进士虽然在官场上没有什么前途,但他们却是高贵的士大夫阶层的一员。

在正牌进士不大多的河北、河东、陕西,他们甚至是士大夫阶层的中坚!

而能够考上许多次会试都不过,最后考成了特奏名进士的人,也多是世家大族出身。

要不然也不可能花费几十载春秋在考试上面啊,而且地方解试也不是那么容易过,要真是寒门学子,也很难连着多次通过发解试。

可别以为发解试的难度很低,一州一府的学子都盯着那点过发解的名额呢!

而且大宋朝廷对会试盯得很紧,搞舞弊的难度较大,而对地方发解试盯得比较松,中间的猫腻也就多了去啦!

能一次一次的通过发解试,再一次次的进京赶考,最好把自己考成一个白头翁,拿下些科举安慰奖(特奏名进士)的士子,怎么可能没有身家和背景?

所以当蔡懋站在西安门城楼上往下一看,都有点做贼心虚了——那么多的“绿袍子”

和士子书生都来了,这是要向大王揭发本官贪赃枉法的事情吗?可本官也没贪多少啊!

赵楷也看见蔡懋一脸心虚的模样了,他马上就明白了——外面那些人都是来告御状的,告你这个判大名府事贪赃!

看看,那么多人来告,你到底贪多少啊!

本王可不能包庇你这个大贪官,待会儿一定要亲自去抄你的家!

“来人呐!”

赵楷双手叉腰,脸色阴沉,已经扮上铁面无私赵青天了,“去把下面穿绿袍子的官人都请上城楼,本王要亲自问话!”

“喏!”

相邻小说
重生后成了九皇叔的掌中宝  我看上你哥啦  六格神装  居家型男友  心尖挚  傅少的冷情娇妻  绝代天帝  是兄长又怎么样(NPH,伪骨科)  病娇王爷毒医妃  反派大佬掌心娇  从爆汁烤鸡翅开始[美食]  快穿之路人甲也想要性福  折娇  我怀了人类的救星  蜀山剑宗系统  千亿宠婚:神秘总裁赖上门  重生九零之重组家庭的幸福生活  我是天启我不是坦克  仙帝奶爸在都市  当然是因为爱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