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小说之家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98章

《新闻周刊》这桩买卖一夜之间改变了两件事。

《新闻周刊》本身转眼之间跨进了第一流刊物的行列。

它本身具有高质量出版物的全部潜力,全国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时代》无法完全填补由此而产生的鸿沟,尤其不能完全满足青年读者。

《新闻周刊》所做的只是撤去了原有的最高编辑部门,招进了几个有才干的记者,再增加一个高效率的业务班子。

杂志的主体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好。

格雷厄姆迅速行动。

如果说《华盛顿邮报》在赢利之后,格雷厄姆对其编辑部门投资尚嫌迟缓,可他对《新闻周刊》却毫不踟蹰。

他开始大量投资,编辑人员和驻外办事处的规模扩展开来,很快成为《时代》的竞争对手。

须臾之间,菲尔格雷厄姆从一位全国性大报出版人一跃而为名副其实的新闻巨头。

在华盛顿,他有一家强大的具有垄断性质的全国性报纸,现在,在纽约他又有了一家新的强有力的全国性杂志。

当卢斯的地位日趋下降之时,他的地位却冉冉上升。

卢斯地位的下降部分原因是《生活》杂志开始枯萎。

1961年的卢斯王国比十年前变得衰弱,而格雷厄姆王国正在不断扩展。

这是他躁动不安,充满创造力的时期,凯对此深感忧虑,看来他几乎不能自持。

他不仅得到了《新闻周刊》,还买下了《艺术新闻》(artnews)。

年末,他又产生了一个想法。

他一直都想扩大《邮报》的新闻报道范围,创立一个新闻部之类的部门。

《纽约时报》有新闻部,它大量炮制新闻报道,超过一百页之多,不仅为《时报》挣钱,还大大扩大了该报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

他想为《邮报》建立类似的东西,但一直缺乏财力。

现在是1961年,他遥望着年轻的奥蒂斯钱德勒给《洛杉矶时报》带来的变化。

他开始调查钱德勒,有关钱德勒的报告都是好的。

格雷厄姆的业务经营人约翰斯威特曼认识钱德勒夫妇,他使得格雷厄姆相信,年轻的奥蒂斯是一个严肃的现代青年,他决心要改善《时报》,使之升格。

&ldo;你知道,我一直想要一个新闻部,如果他们真会变得那么好,说不定我们可以和他们搭上钩。

他们在财政上强,编辑上弱,我们则在编辑上强,财政上弱。

所以我们两家地位相仿。

&rdo;格雷厄姆派斯威特曼负责和奥蒂斯钱德勒一起安排合作。

不久,细节安排妥帖,两家报纸各投入一定数量的驻国外记者,双方人数相当,一开始,驻外记者应尽量避免在外国首都出现人员重叠的现象。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两家报纸负有义务建立一套驻外机构,这个行动使各报大大摆脱了区域主义。

随着新闻部不断扩大,两家报纸的能量和影响都日益增长。

1978年,该部人员超过三百五十人。

为新闻部命名之时已经成熟,《邮报》编辑认为称&ldo;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辛迪加&rdo;为好,因为《邮报》的声望远远超过《时报》。

在最后的讨论会上,斯威特曼提出了这个建议。

&ldo;不行,约翰。

相邻小说
天骄狂尊  哥伦比亚的倒影  赌石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梨花为笺隐为题  风撩影视圈  [穿书]代嫁指南  无所畏与无所谓  珠穆朗玛营地  女配养娃记  抗战之血染长空  重生之宠妻  盛世殊宠  末世猎杀者  既然人生可抉择  大佬总想摸我尾巴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龙族2悼亡者之瞳  穿越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