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小说之家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第15章

经过长期通货膨胀,物价恢复基本稳定联邦德国在低速发展时期,从1973年至1982年实行了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物价上涨较快。

从长期趋势来看,物价上涨率在逐渐降低。

1983年至1985年物价上涨率低于3,可以说基本恢复稳定。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曾有过3年巨额逆差到了经济发展低速时期,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再能保持年年顺差,1979-1981年,出现了巨额逆差,这三年的贸易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08、18、1。

这个时期,联邦德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比日本小,大于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平均数,而美国近几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1985年达到了1,142亿美元。

◆探索

从1973年到现在,在联邦德国先后执政的有三届政府:以勃兰特为总理的政府、及以施密特为总理的政府和以科尔为总理的政府。

这三届政府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某些基本政策上有其继承性,他们都坚持:以私有制为基础,发挥市场经济对全国经济活动的自行调节作用,政府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力求达到经济稳定的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基本经济目标。

但是,各届政府由于执政期间的不同的国内外形势,其实行的经济政策不得不作相应的调整。

勃兰特政府受命于危难之际,立即着手经济调整。

为了对付战后初次发生的石油涨价,他首先实施了能源政策的调整。

在能源消费方面,提倡节约、合理使用能源,紧缩能源消费数量。

其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代替部分石油,进一步减少石油消耗量。

在能源供应方面,采取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多种能源生产,提高了煤炭的生产和利用。

在这两个方面基础上,勃兰特政府调整了能源进口结构,实行&ldo;多元&rdo;能源贸易。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以后,联邦德国政府努力从别的国家进口石油和其他能源,来缓解石油危机。

勃兰特政府在财政策上采取了扩大财政赤字和减税刺激投资的调整策略。

调整的目的是要使成本和物价下降,另外要鼓励投资。

在金融政策上采取的调整政策有两条,一是大力抽紧银根,提高信贷利率;另一方面是放宽对国家资金流动的控制,鼓励外资流入。

1973年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外国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有所缓和,而国内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又需要有适当数量的外资流入,同时国内物价仍在继续上涨。

勃兰特政府既要对付经济衰退,又要对付通货膨胀,因此在金融政策上推行紧中有松的金融政策,对外资流入也放宽控制。

1974年5月,勃兰特辞去联邦总理职务,赫尔穆特施密特接任联邦德国总理,并任职到1982年10月。

施密特1974年5月17日在联邦议院发表的第一个政府声明时指出:&ldo;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仍是联邦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我们将继续执行我们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以便在确保高度就业水平的情况下逐步恢复币值更大的稳定……同时我们不能排除在我们经济的个别部门进行一些调整。

&rdo;

施密特政府身处多事之秋,先后历经了1973-1975年经济危机、1975-1979年的经济回升和1980-1982年经济危机三个阶段。

相应地,施密特政府三度进行经济政策调整。

相邻小说
爱情短片  都市最强弃少  精灵之我是农场主  渔家小农女  大佬你家夫人又拿你捞钱[穿书]  太子妃是假怀孕  只要工资到位,冠军全部干碎  一人之上清黄庭  偷走男主好运后[刑侦]  太子不宠太子妃  影帝是个小公举[娱乐圈]  人在奥特,开局被诺亚打上门  普通玩家× 第四天灾√  宗女荣华录  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  邪王扶上榻:农女有点田  怪人扭蛋机  和歌坛天后一起退隐的日子  枕边姝色(重生)  穿越到女尊文里被迫赚钱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