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小说之家手机版网址 m.eexs.cc

用数字说话关于简体字的若干事至第三节上

用数字说话

--关于简体字的若干事

一、写在前头的话—百度与阅读

本文的起源,是因为在“高考取缔甲骨文””

的那个楼里面的一些讨论,我和几位朋友交流了一些东西,但感觉没有说清楚,既不系统,也不具体,而且有个回贴还比较情绪化,已经不能算是讨论的态度了。

所以,我决定单独开一个新坑,来梳理一下有关的东西。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什么文字专家,本文所述的东西,也没有我的“独到之见”

或是“独家研究成果”

,我只是一个票友,一个整理者,我把它们从不同的书籍、资料当中摘取出来,整理成文。

在本文的最后,也列出了所有被引用了的书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一看。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在所写的东西后面附上所有资料的出处,这既是为了对那些辛苦写书的老师与先生们的尊重,也是因为我在那个楼里曾经表明过的观点。

百度很好用,但不能只用百度,只依靠它的话,很难避免被他人恶意或非恶意的洗脑。

信息时代是无比美妙的时代,但如果不思考和甑别的话,又或者只是为了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资料而百度的话,这个时代也会把我们变成比任何时代都更傻的傻瓜。

为了获取知识,百度是个好东西,但不管怎样,实体书是更好的东西,而几本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与对照的实体书,则是更加更加好的东西。

……以上,故且算是前言。

二、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吗?--关于字体的变化

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孰优孰劣的争论,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网络下,都是随处可见的,其中,有一个相当突出的观点,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

以此,来指责废繁用简的政策错到交关。

是这样吗?

1899年,一堆骨片被从中药铺子里带走,随后,我们才重新发现了甲骨文,这是目前已知的,或者说是被学界承认为成熟体的最早的汉字,据今超过三千年,目前,被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四千多个,已经辨认出来的不到一半。

如果我们不再把目光上投到陶器上的刻画的话,那么,这就是现在中国文字最老的根系。

刻在骨片上的叫“甲骨文”

,而刻在金属器上的叫“金文”

,在介绍汉字发展史时,金文一般被放在甲骨文后面介绍,但严格来说,金文其实是包含了多个发展阶段的文字。

早期的金文,与甲骨文的写法基本相同,或者可以说,其实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甲骨文,但后期的金文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熟悉各代字体的人来说,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与小篆相似的地方。

目前已经收集到的金文比甲骨文要多将近一半,而已经解读出来的单字也更多。

金文是商、周时代开始使用的文字,然后到了春秋、然后到了战国,虽然“尚有周天子”

,但文化人们还是忙着“纷纷说梁齐”

,这是汉字爆炸性发展的一个阶段,一方面,这是汉字的“繁化”

倾向发展最为明显也最为迅速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也是各个地区纷纷发展出自己的“汉字”

,是汉字最有可能和“拉丁语系”

一样,最终变成“汉语系”

的时期。

但是秦始皇来了,并且带来了小篆。

小篆,有时也被叫成“秦篆”

,它的前身是“大篆”

,也叫“籀文”

相邻小说
重生后,我嫁奸臣夺你狗命  大海贼巴基  卑贱的枝叶  不用你管(姐弟骨科)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一世战龙  她流出的血是葡萄汽水?  宁尘单柔  退休后,我回到原世界当真千金  主角赫晚晚夜昱霆  阳间借命人  遗梦(1V1)  爱情输赢  林阳苏颜  主角楚尘古若惜  女主她体带情花(修仙NPH)  倾诉你的思念  双生花  透视小邪医  云之羽:女主她心声暴露了